暖足贴贴脚掌还是脚背(暖宝宝贴对了,还能顺便养生)

时间:2024-10-09 08:01:43    100次浏览



防风、保暖、舒适

——那不就是早春穿衣保健三要素么?


近日,为了应对不时来袭的“倒春寒”,除了“春捂”要做足,各种保暖物件也要备起来,比如暖宝宝,中医专家提醒,暖宝宝贴对了,不但能保暖,还能在初春季节起到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


“春捂”重点有三处


中医认为,春主风令,入春后皮肤腠理疏张,易为风邪所侵,因此应适当“春捂”。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尤其需要重视保暖,以免因为受寒而诱发各类疾病。


那么,早春应该怎么穿呢?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中指出,“春捂”要捂下身,上身衣物可以略减,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一致。


说到“春捂”的重点,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曾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提到,保暖有诀窍,暖足、冻头、重脖背,方可最大限度保平安。


1首先是暖足


寒从脚起,足冷时感觉全身都不暖,偏偏足在身体最远端,人体要费大力气才可运送阳气、血气到足部,因此,最基础的工夫是穿好保暖鞋袜。


2其次是冻头


春季一到,人体血气活和,表现在经脉舒畅,肌肤松弛,毛孔逐步开放,体内阳气开始宣发,此时不宜戴厚帽子捂着,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


3再次是重脖背保暖


尤其老人、小孩,最内侧两件衣物应该是中高领的,戴好围巾,二三月春风似剪刀,必要时还可用来捂口鼻挡风防寒。背部保暖同样重要,张忠德说,背部保暖可借马甲之力,不捂汗且午间升温易脱,务必记得下午5时左右,提醒老人、小孩穿回马甲。


中医教你用好暖宝宝

保暖还养生


不但户外保暖要做足,室内久坐也需要全副武装,暖宝宝可谓上班族最常用的取暖神器了。暖宝宝贴对了,不但保暖,还能起到养生功效。中医师在初春是怎么贴暖宝宝的?我们一起来划重点了!


1肠胃不适:气海、关元


春季乍暖乍寒,气温不稳定,人们也容易因为腹部受凉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导致腹泻。明康文表示,把暖宝宝贴在肚脐下方的气海穴和关元穴部位,不但能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缓解腹部不适,还有助于增强体内气血循环、增强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生殖系统问题、提升身体免疫力。尤其适合有痛经、肠胃不适或者手脚冰冷等问题的女性。



气海: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简便取穴方法是仰卧位或坐位,从肚脐脐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2横指处。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取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


2预防感冒:足太阳膀胱经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做好背部保暖,有助于预防寒气伤身,降低感冒的几率。明康文表示,很多人都会把暖宝宝贴在腰背位置,中医师的选择则会灵活一点,“沿着足太阳膀胱经,就比如说像肺俞、心俞、隔俞、脾俞、胃俞、肾俞都可以贴,除了解决暖的问题外,还可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3手足冰冷:涌泉穴+足三里、血海


寒从脚底生。对于容易手足冰冷、体虚胃寒的人来说,不妨选用足贴样式的暖宝宝,贴在双足脚底涌泉穴的部位,身体就会从下而上地慢慢暖起来。再对足三里和气海穴加起适当的按摩,更能起到健脾补肾,补气养血的养生功效。


涌泉穴:在人体脚底前三分之一处正中凹陷下去的部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即外膝眼下3寸。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应对“倒春寒”

推荐四道“养心汤”


最后特别提醒,在“倒春寒”来袭,温差大、湿度高的日子,对于有心血管隐疾者来说都是煎熬。全国名老中医陈镜合教授在接受广州日报健康有约采访时曾为不同人群所出现的症状开出了以下四道“养心汤”,有需要的街坊不妨参考一下。 


健脾养心汤方

淮山30克、党参30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煲去脂猪肚一个。

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用西药后,脾虚所致嗳气、纳差、胃闷疼。


宁神养心汤方

党参15克、玉竹30克、百合30克、大枣5枚煲鹧鸪。

有助养心宁神,对冠心病、高血压病人用西药后,表现气阴两虚所致之心悸、失眠、焦虑者,起协同西药治疗的效果。


宁神养心汤方

党参20克、胡椒5克、陈皮5克、煲去脂猪肚一个。

适用于冠心病或高血压病患者用西药后,整体辨证属中焦虚寒的胃脘痛患者。


解郁养心汤方

鲜玫瑰花30克、百合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煲水鸭。

适用于冠心病或高血压病患者,用西药处理后见心烦失眠、焦虑忧思、纳呆肢乏肝胃不和者。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晒百科 鲁ICP备20240987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