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震后总是下雨(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以下3点)
时间:2024-08-06 13:15:34
100次浏览
地震的这“震”字,上面结构就是一个“雨”字,应该是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所以将地震与下雨结合在一起。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但凡发了地震之后呢,往往都会有雨,大地震后往往会有大雨,这便给我们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有些人总认为这是老天爷在为逝去的的生命哭泣。其实真正的原因今天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简单说来,地震后容易出现下雨的天气,这时我们要分析一下雨为什么会形成,以及它形成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水蒸气升腾,遇冷变成小水滴,在空中碰撞合成变成大水滴,托不住之后就掉下来,变成了雨。

然后我们再看下地震时会发生什么就是明白了。主要原因有三个:
1. 地震发生时,在地下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地壳出现了碰撞。地下储藏的巨大能量瞬间释放出来,地面温度会随之升高。这便有助于地表的水分向空气中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上升,从而更容易形成降雨。

2. 在发生地震前,地下本身也有一些水分,在地震时产生巨大的能量,温度很高导致水迅速被汽化,顺着大地裂开的缝隙升腾到大气中,形成很强的对流上升作用,水汽上升后受空气影响,冷凝结为雨滴落下,这便是雨。

3. 地震时各种房屋倒塌、大地变形、山体滑坡,会产生很多灰尘和微小颗粒物漂浮到了空气中。而且地震时形成的冲击波上超级的大能量会把这些灰尘像高射炮一样全部将其“轰”到云层中。于是这些灰尘变成了凝结核,水汽自然地附着在这些凝结核上,再不断碰并结合,等增长到空气无法托举的时候,就变成雨滴落下。

所以,地震后一般都会下雨。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能用迷信的方式来解读科学。但灾难之后,这不仅增加了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进一步灾难的危险,也让我们的救援工作开展起来更加艰难。从而让这个很多生命消失。

人在大自然面前依旧是非常的渺小的,希望我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共同捍卫我们的和谐家园。